4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400字范文 >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 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总结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 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总结

时间:2022-06-08 18:47:51

相关推荐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 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总结

电影《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五位勇士为了抗日救亡的事业,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最终英勇牺牲的故事。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是爱国主义吗?还是英雄主义?观众是否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启示和反思?这部电影的价值何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和思考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吧。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1

今天在学校观看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

电影的主要内容是: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于是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六班的五位战士且战且退,让敌人以为他们是连队主力。五位战士漂亮地运用了险要的地势打了一场胜仗,但随后面临了一个困难的选择。前方出现了两条路:一条是往连队和群众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但敌人就紧跟在后;另一条是通往狼牙山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连队和群众,五位战士朝棋盘陀走去。

五位壮士在班长马宝玉和副班长葛振林的带领下击退了十七次敌人,最后敌人竟然派出了轰炸机。电影的最后,班长马宝玉带头将枪砸了,扔到了悬崖下,说:“不能给鬼子留一个零件!”之后,五位壮士跳下了悬崖。战士们用宝贵的生命掩护了连队转移。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没有战争的年代,但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和信念是永远不会消逝的!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2

周末,我看了《狼牙山五壮士》这部电影,热泪盈眶,心潮腾涌。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41年秋,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五位壮士,为了争取群众和连队转移的时间,将敌人引到了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奋勇杀敌。在胜利完成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之后,他们走到悬崖边上,昂首挺胸,相继跳下悬崖,用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日赞歌。

五壮士跳崖时那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我耳边久久回荡,这声音惊天动地,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

五壮士的牺牲,让我既难过又自豪。看电影时,我就曾无数次想到:五壮士果断放弃了通往主力转移方向的生路,决绝地走向狼牙山这条死路,义无反顾地做出了英勇牺牲。他们这种为了革命的胜利而勇于跟敌人斗争,不屈不挠,舍生忘死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学习。

相比之下,我羞愧万分。作为小学生的我,现在既不能为国家做贡献,又不能百倍努力地去学习,平时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怎么对得起用生命给我们换来幸福生活的先烈们呢?

啊,狼牙山五壮士,我敬佩你们!敬佩你们的壮举,敬佩你们的英勇!我要学习你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从现在起,珍惜每一寸光阴,好好学习,奋发向上,将来用自己的智慧、知识报效祖国!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3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当时的晋察冀军区总司令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题的字,年少无知时不解其意,直到看了《狼牙山五壮士》这部电影,我才被这句话深深感动。

电影记述了1941年的秋天,日本侵略者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担负着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的任务。他们有计划地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把不少敌人打得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在弹尽粮绝之时,他们用石头把敌人砸得头破血流、畏缩不前;眼看要被俘虏时,他们在班长的带领下毅然跳崖。

影片中的这段画面尤其令我感动——五位壮士齐声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昂首挺胸,像巨人一样挺立在狼牙山上,义无反顾地相继跳下悬崖!多么伟大的五位壮士,他们为革命牺牲的壮举实在令人敬佩!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狼牙山五壮士义无反顾地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们这种舍小我顾大局的崇高品质与无私奉献精神,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4

电影开拍,老乡说:老一团回来了,壮士们回来了!

为了用影像还原当时的事件,剧组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在当地老乡家里走访。说起当年八路军英勇抗敌的经过,讲故事的老乡哭,剧组成员也跟着哭。六班班长马宝玉的扮演者李长华参与了部分编剧工作,他在多年后回忆,最初的剧本不够贴近实际,大家花了很多功夫一起“磨本子”。

当年,五名八路军战士跳崖时都不过20多岁,年龄相近、经历相仿就成了挑选演员的重要参考。五位主演被称为“三个老八路、两个小解放”组合。那一年,20岁的霍德集刚从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调到八一制片厂,出演的第一个电影角色就是五名战士中的“胡福才”。影片拍摄完成后,霍德集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自1958年上映迄今已过去64年,《狼牙山五壮士》的光辉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褪色,相反,这一形象愈加深入人心。

当年,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通过银幕传遍了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

如今,通过荧屏,英雄们不畏粉身碎骨、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将继续带给一代又一代人鼓舞的力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就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我们前进,时刻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5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了很多很多。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一九四一年秋,五位抗日英雄胜利的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即使被敌人抓住时,英勇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乐章。

每当想起五壮士的壮举,我惭愧万分。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上不努力,不认真思考问题。而狼牙山五壮士克服重重困难,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我遇见的困难和五壮士的选择简直无法相比。再说,正是因为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我们在学习上有困难就退缩,那明天怎么为祖国做贡献?怎么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作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五壮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儿女的楷模。

他们浩气长存,永垂不朽。不知不觉,我的心中耸立起一座雄伟而庄严的丰碑,上面刻着狼牙山五壮士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五壮士,你们虽然肉体死了,但精神还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一定会担负起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让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6

我是含着眼泪读完第七单元这4篇课文的。这4篇课文讲述的故事完全不同,但它们都包含着一种伟大的情怀,一种中华民族永不言败,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样的情怀,感动着我,震撼着我,激励着我。

这4个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年代。《圆明园的毁灭》,讲述了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让国人为之心颤、滴血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讲述的是五位抗日英雄与“鬼子”斗智斗勇,最后跳崖捐躯的凛然壮举。《难忘的一课》,通过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后的一堂“国语”课,抒发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强烈爱国热情。《最后一分钟》,则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19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回归时那神圣而庄严的“一分钟”。

这4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很多。不论是《圆明园的毁灭》中“落后就要挨打”的深沉的领悟,还是狼牙山五壮士为国捐躯的凛然大义;不论是《难忘的一课》中那拳拳的爱国之情,还是《最后一分钟》里诗人为祖国的强大、香港的回归而讴歌祝福的喜悦之情,都无一不深深地激荡着我们那颗爱国之心。

然而,爱国仅有热情是不够的。最近的一次出行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11月24日到12月7日,我参加了赴新西兰的游学访问团。一路走下来,除了兴奋,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我们的不足,感受到祖国还急需我们把她建设得更美好更强大。行程中,我们先后乘坐了4架飞机,但这些飞机竟没有一架是中国制造的,这让我感到汗颜。在新西兰,我看到了处处的蓝天白云,畅通有序的交通,而我们的祖国母亲,还在饱受着雾霾、交通拥堵的煎熬。在新西兰的超市,我接触到了无人自助结算机的先进与便捷;在新西兰的课堂,我亲历了他们更为智能的教具和先进的教学模式……

面对这些,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我想,想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我们每个中国人必须抖擞精神再出发——更努力地读书、更努力地工作,13亿人拧成一股绳,把中华民族永不言败的精神注入每个人的血脉,向着那伟大的中国梦,进发!

多难兴邦。可以说,这4个故事,就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屈辱与抗争的缩影。在历史的长河中,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劫难。英勇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民族之魂!

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民族之魂激励着我们,祖国需要召唤着我们,我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愿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7

《狼牙山五壮士》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抗战题材电影,由史文炽执导,高保成、李力、李长华、张怀志、霍德集主演,于1958年正式上映。影片根据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5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在狼牙山棋盘坨峰同日军顽强作战到弹尽粮绝,义无反顾跳下山崖的悲壮故事。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小学语文课本中《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多年之后,一条慷慨激昂的短视频又把我们的记忆再度唤醒。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影频道自今年4月起推出“经典频传:看电影,学党史”系列短视频活动,从广受观众喜爱的上百部红色经典电影获取素材,用时下流行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凝聚精神力量。在凸显经典电影《狼牙山五壮士》悲壮结局的短视频中,班长马宝玉高喊“亲爱的党、亲爱的乡亲们、亲爱的同志们,永别了”,随即跳入数十丈深的悬崖,而后另外4名战士也高呼口号,相继纵身跃下,谱写了抗战历程中极为惨烈也极为壮丽的英雄诗篇。这气壮山河的声音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各个新媒体端口引发年轻观众强烈反响。

虽然这条短视频只有不到一分钟的时长,但经历了策划、素材修复、制作、修改、审核、再修改的一系列过程,反复打磨。这其中,最辛苦的环节就是对老电影的修复。

限于年代及介质,上世纪很多以胶片形式拍摄并留存的老电影,即便在最理想的保存条件下,如今仍然难以规避划痕、噪点等影响观众欣赏的瑕疵。同许多年代相近的老电影一样,摄制于1958年的《狼牙山五壮士》,给电影频道技术部修复组的同事们出了大难题。

“原胶片脏点、划痕比较严重,很多和大树等背景重叠的部分,无法通过电脑算法自动清除,只能靠人工逐帧去修。”对修复该片的过程,修复师申坤记忆犹新。今年3月,他和其他3位同事两班倒,连续奋战5个昼夜,终于完成了能够满足大众观看需求的修复工作,不仅为短视频制作提供了完美素材,而且赶上了电影频道在电视端开展的“辉煌历程、伟大复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影展播”活动。

帧与帧之间运动的跳跃程度,直接影响着修复的难度。单是片头八一电影制片厂星光闪动10余秒的厂标,就让申坤埋头苦修了2个多小时。除“延时闪”“分割线”等常规难题外,片中大量战斗行进、炮火场景及五壮士在峰顶往下向敌人砸石头的场面,也都是修复师们咬牙啃下的“硬骨头”。不过,艰难的修复过程,却让4位“90后”修复师有着辛苦之外的收获。其中,修复师张超然就重拾起当年在校园集体观看影片的记忆。“虽然这些复杂动作需要逐帧手动精修,但看着烈士们为民族解放殊死抗争的画面,我心里充满感动和崇敬之情。”他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修复好、保留好记录革命先烈精神的影像,希望用更好的观看效果,吸引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去关注并接受红色经典。”其他修复师说。

“七一”前夕,跟随电影频道在河北保定开启的“电影之歌”融媒体直播镜头,无数线上观众也真实地感受了电影承载的那份厚重。19,41,9,25……通往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的每一段台阶的数量,精心串联出五壮士跳崖的伟大日期。而最后一段的13级台阶,更与烈士忠魂一并,构建起七连六班五壮士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不朽丰碑。新时代的苍翠与富饶,令短视频影像中巍峨的险峰焕发新生;那任时光冲刷都无法磨灭的精神遗产,被珍藏至今。

除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壮烈一跃,还有赵一曼的临刑不惧、舍生忘死,董存瑞“为了新中国,前进”的凛然大义,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壮志豪情……电影频道修复的经典红色影像,正在藉由短视频、直播等融媒体手段进行广泛传播。

“多少英雄的鲜血,换得锦绣山河!且看中华儿女,创造幸福中国……”在影片的高潮段落,五壮士纵身投崖,雄浑激昂的主题歌《狼牙山五壮士颂》响起。巍巍狼牙山,铮铮五壮士。他们用生命诠释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精神,将被中华儿女代代承继。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8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题的词。

1941年秋,由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将敌人引上狼牙山,敌人接连发动了三次冲锋,均被他们击退,顺利地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但这时,战士们也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他们以石块为武器,狠砸冲上来的敌人,作殊死的拼搏。最后,五位壮士面对步步紧逼的敌人,毫无惧色地纵身跳下悬崖。

读着这篇让人热血沸腾的文章,我既愤怒又感慨。小时候,老师常说,我们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那时候,我还不太了解其中的含义。现在我长大了,也渐渐懂了,正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我们才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他们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9

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新华社照片

“马宝玉!”“到!”“胡德林!”“到!”“胡福才!”“到!”“宋学义!”“到!”“葛振林!”“到!”

这是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狼牙山五壮士连”每天晚点名时都会出现的场景。每逢点名,首先由“五壮士”点起,是他们坚持了多年的传统。

官兵们异口同声的答“到”声划破夜空,打断了初夏的蝉鸣,将记者拉回到1941年的狼牙山……

“8月中旬,日伪军7万多人,对晋察冀边区发起空前规模的大‘扫荡’。晋察冀军民积极进行反‘扫荡’斗争,狼牙山战斗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指着展板上泛黄的老照片,连队指导员周琪偲为连队新荣誉室的开馆做着准备,讲述起了这个他多次讲给新兵的故事。

9月23日,日伪军3500余人围攻易县狼牙山。位于易县西南方向的狼牙山一带,有我党政机关人员、游击队和群众三四万人,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第七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

25日,完成任务的七连官兵陆续向外撤离,连长将最后的掩护任务交给了二排六班的五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

500多名日伪军向棋盘陀发起攻击,马宝玉等五名战士顽强阻击,使得敌人误以为山上仍有我军主力。

“日军采取扫射和炮轰方式,轮番冲击。六班战士扼守着棋盘陀要道,同敌人激战5小时,打退4次冲锋,为部队和群众的安全转移赢得了时间。”

周琪偲指着展板上的狼牙山地形图,再现了抉择的瞬间。

“棋盘陀仅有两条道路,一条是部队和群众转移的方向,一条通往棋盘陀的峰顶——三面悬崖的绝路。为掩护部队和群众,5名战士选择向峰顶进发。”

打光最后一粒子弹,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用石块砸向敌人……在最后关头,勇士们宁死不屈,将枪支全部损毁,纵身跳下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两人跳崖后,被挂在绝壁的树枝上,幸免于难。

1941年10月18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政治部主任舒同、副主任朱良才共同签署颁布训令,号召官兵向他们学习。

旅政委霍锐告诉记者:“我们始终坚持用红色基因作为教育范本,增强官兵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责任感。‘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精神,铸就了‘狼牙山五壮士连’的连队精神,更成为所在部队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

“狼牙山五壮士连”的荣誉室即将开馆,马宝玉的家乡河北蔚县将描绘狼牙山五壮士故事的特色剪纸赠送给了连队……

荣誉室里,伫立中央的“五壮士”雕像、泛黄的老照片、详细生动的文字描述,都仿佛在将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娓娓道来,演训场上的官兵把这种精神代代相传,迈向新的征程。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10

大家都听说过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可实际上,这个故事的背后,还有好多故事。

1941年9月,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了7万余人的兵力和飞机、大炮,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秋季大扫荡。其中,3500余人分多路向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地区扑来。

9月25日,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2营第7连担负了分路掩护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的任务。7连6班的5名战士,担负了阻击迟滞其中一路有500多日军的追击任务。

富有战斗经验的6班,利用山区的有利地形,采取节节阻击的战术,没有损失一人、一枪,就出色地按时、按地点完成了掩护任务。

完成任务后,正当大家准备循着大部队的转移路线归建时,刚刚走过岔路口的班长马宝玉,站在岔路口旁犹豫了。副班长葛振林看出了班长的心思,主动说:“班长,你就下决心吧!”看到同样是共产党员的副班长也支持自己的想法,马宝玉就果断地说:“同志们,转移队伍中,绝大多数是根据地的人民群众,男女老少,肯定走不快,如果让鬼子跟着咱们追下去,人民群众就危险了。”

3名战士对当地的地形都很熟悉,他们心中也都十分清楚,这个岔路口有两条路,一条通向山区的纵深。走这条路,会让尾随而来的鬼子威胁到转移中的根据地军民安全。而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主峰——棋盘坨,这是一个三面绝壁、一面陡坡的孤峰、绝地。面对选择,他们毅然决然地向班长表态:“班长,你说怎么办,咱们就怎么办!”

就这样,在共产党员马宝玉和葛振林的带领下,6班的5个人,毫不犹豫地掉过头来,向着狼牙山的主峰——棋盘坨攀去。

为了吸引敌人,5个人还边撤边打,给鬼子造成前面不远就是我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感觉。于是,500多名日本鬼子,在一名大佐的率领下,紧追不舍地一步步爬上了陡峭的狼牙山。

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在毙伤90多名日本鬼子后,6班5个人打光了子弹。这时,他们已经退到了棋盘坨。

他们就利用险要的地势,用石头抗击日本鬼子的进攻。最后,连山顶的石头也全扔光了。5个中华民族的优秀男儿——共产党员马宝玉、葛振林,壮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当着一步一步爬上来的日本鬼子的面,砸碎枪支,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毅然跳下了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光荣牺牲。葛振林、宋学义挂在悬崖的树上身负重伤,被老百姓救出,侥幸生存。

当1分区将1团2营7连6班5名战士的英雄事迹报到军区后,时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代主任的朱良才,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这正是弘扬我党、我军为人民服务宗旨,宣传革命英雄主义,推动军民关系建设的极好机遇。于是,他将自己的想法向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作了汇报,并与聂荣臻共同签署了向狼牙山五壮士学习的政治《训令》。同时,他还给1分区政治委员罗元发打电话说:“人民军队永远为人民。我们的5名战士为了人民而跳崖,我们就是再困难,也一定要把他们的英雄壮举留存下来,把他们作为榜样和典型,来鼓舞和教育我们的部队和后人。”

1942年3月,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代主任朱良才的亲自指导下,由1分区政治部具体组织,边区军民自己带着干粮和工具(当时根本就没有工钱一说,全是自觉自愿),肩扛、身背、手提,攀山崖,翻陡壁,将一块块石料,一袋袋沙子、一筐筐灰料、一桶桶水送上了海拔1000多米高的狼牙山。在狼牙山上五壮士跳崖之处,修建了一座《狼牙山三烈士塔》。

为了宣传为了人民而毅然跳崖的五壮士,朱良才不仅亲自审定设计图纸,还专门为该塔题了一首诗,刻在塔座上。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北岳狼牙耸,边疆血火红。捐躯全大节,断后竞奇功。畴昔农家子,今朝八路雄。五人三烈士,战史壮高风。”

日本鬼子听说后,恼羞成怒,于1943年用山炮将该塔击毁。新中国成立后的1959年,该塔又得以重建。聂荣臻元帅特地为塔题名《狼牙山五勇士塔》。“文化大革命”中,该塔又被毁。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该塔再次重修。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内,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成了全国小学语文课中的一篇必读课文。这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教育和鼓舞了好几代人。

而更为震撼人心的是,就在“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传遍抗日根据地后的不到两年内,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又诞生了两个和 “狼牙山五壮士”一模一样的英雄故事。一个发生在1942年12月,在河北省涞水县曹霸岗村,在日本鬼子对我根据地发动偷袭时,一个叫李连山的副排长,奉命率领一个班掩护部队和根据地的民众撤退。当全班边打边撤,撤到鸡蛋坨时,全班只剩下李连山、王文兴、刘荣奎、宋聚奎、邢贵满5个人了。他们把最后一发子弹打完后,为了不当俘虏,就和一年多前的“狼牙山五壮士”一样,跳下了60多米的山崖,全部壮烈牺牲。1943年1月,聂荣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政治部主任朱良才,又专门为他们5个人签署了一份表彰通令。另一个发生在1943年春天,当日本鬼子发动对我晋察冀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春季大扫荡”时,在房山县十渡(今北京市房山区十渡)的老帽山,负责掩护部队主力和民众转移的八路军30多人的一个排,一直打到全排只剩6名战士时,这6名战士也在子弹打光之后,和“狼牙山五壮士”一样,纵身跳下悬崖,全部壮烈牺牲。而这6名同志,甚至连姓名都没能留下来,他们只是被躲在远处山洞中的老百姓看到后,辗转报告给军区的。1941年,1942年,1943年,连续三年,一年出了一个“狼牙山五壮士”英雄群体,而且还全部诞生在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既不是什么偶然,也不是什么“个例”,这是我们人民子弟兵为人民而诞生、为人民而献身最生动、最真实的写照。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11

马宝玉,19生,河北蔚县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参加了八路军,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作战勇猛顽强,在阜西庄一战中,用一把铁锹劈死一名日军,缴获一支“三八大盖”。在夜袭管头村的战斗中,他击毙一名日军机枪手,为部队前进扫清了道路。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及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宋学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陀峰顶修建了“狼牙山三烈士碑”。1959年5月重建,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学义转业到地方工作,1978年逝世。葛振林1981年7月离职休养,离休前任湖南省军区衡阳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3月逝世。

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馆长李芳告诉记者,这里自1993年被评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000余万人。每年清明节等节日,狼牙山所在的易县都组织中小学生、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来此开展纪念活动,纪念馆下一步打算完善和创新主题教育形式,采用专题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丰富课程,让游客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红色历史。

如今,易县依托狼牙山、清西陵、易水湖等景区发展全域旅游,越来越多群众走上了致富路。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精神,依然被易县干群不断学习传承,而一个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崭新易县正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迈向未来。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12

造访耸立在燕赵大地上的狼牙山是我心中多年的一个情结:小学时读到《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深为五位战士的壮举而感动、震撼!从那时起,狼牙山便成为我心中一座巍峨的丰碑,一座英雄的高山!

狼牙山早在战国时期即因“狼山竞秀”而成为“燕国十景”之一。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是华北地区著名的抗日根据地。1941年9月25日,马宝玉、葛振林等5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部队机关和当地群众转移,将日伪军引上棋盘坨下的牛壶峰巅。在弹尽粮绝无路可退的情况下,5名战士摔烂枪支纵身跳下悬崖,“狼牙山五壮士”因此名驰中外!为纪念为国捐躯的五位壮士,晋察冀军分区在山顶建起了高耸入云的“五勇士纪念塔”。塔高21米,是整个狼牙山景区的标志与灵魂。

此刻,我站在五勇士纪念塔前,感受到了它全部的气质血脉,心中情不自禁凛然感动。我听见了它从岁月深处传来的五壮士气壮山河、响彻云霄的呐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中华民族捍卫自由尊严的生命绝响!狼牙风骨,千载景仰;五士壮举,百世流芳!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13

5月的河北易县狼牙山满目苍翠。主峰棋盘陀上建有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塔西的小莲花峰,便是昔日五壮士跳崖的地方。洁白的纪念塔矗立山巅,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庄严肃穆。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日伪军3500余人在河北易县狼牙山地区实施“清剿”。该地区驻有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所属第1军分区机关部队和涞源、易县、徐水、满城四县党政机关及群众数万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奉命掩护机关、部队和群众向老君堂方向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及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掩护全连转移。

5名战士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后来,他们边打边撤,沿着崎岖的小路,向棋盘陀攀去。敌人误认为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跟踪追击。5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就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黄昏。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身负重伤,被老乡们救起后,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5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宋学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14

据党史资料中介绍,1940年到1942年,日伪军对华北各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在敌后反扫荡的斗争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团结奋战,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谱写出一曲曲英勇奋斗、战胜困难的凯歌,终于渡过了难关。

1941年9月,在冀西易水河畔狼牙山,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葛振林等人,面对日伪军的进攻,为掩护指挥机关和群众转移,主动把敌人吸引到自己身边。他们对自己任务高度负责的精神让他们在这次行动中找准了策略,他们依托山地巧布地雷阵,开展麻雀战,连续打退敌人四次冲锋,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毅然把枪砸毁然后跳崖,三人坠落崖底,壮烈牺牲,两人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史称“狼牙山五壮士”。

今天,重温“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让人感慨,令人深思。笔者感到,“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举,不仅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更体现了中国军人的责任意识。因为对他们来说,责任不仅仅意味着自己的生命和团队的命运,更意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所以,责任就是生命,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换取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安全转移。

其实,这样的事迹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在我们的军队中都是数不胜数,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士兵,他们都是在战斗中体现出了他们平时养成的勇于负责的良好习惯。如果说,没有一以贯之的责任意识,就不可能在关键时刻体现出他们优秀的品质。

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重温“狼牙山五壮士” 的英雄事迹,我认为关键还是要学习他们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即责任感,它和事业心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事业心强的人,就会对所从事的事业高度负责,会在困难面前不逃避,不退缩,而是以饱满的热情、坚忍的毅力、科学的态度,去迎接困难和挑战;反之,一个在事业上无所用心、庸庸碌碌的人,则不会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面对困难,只会抱怨,一筹莫展,很难想象他们能够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我们共产党人是以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为立身之本的。因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从“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中有所感悟,用心培养、努力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只有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神圣责任,我们才能像“狼牙山五壮士”那样,时时处处不忘人民疾苦,在人民群众需要时,甘愿以牺牲自身利益换取更多群众的利益,无私奉献、以苦为乐,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把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书写在人民群众心中。

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15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缅怀革命先烈,持续推进消防救援队伍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迈实。4月9日,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消防救援大队组织指战员到狼牙山五壮士—宋学义故居开展“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宋学义故居建于20世纪60年代,坐南面北,两进院落,位于河南省沁阳市西北2.5公里的王曲乡北孔村处,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西郊山色郁苍茫,载酒曾过易水阳。壁耸青宵屏隐现,峰开紫电剑光芒。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这是一首歌颂狼牙山五壮士的歌。很多人都知道”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宋学义就是五壮士中的两名幸存者之一。抗战时期,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五壮士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主峰棋盘坨峰顶绝路,最后,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一路前行、一路受教、一路思考,指战员们被故居的独特魅力所吸引。

在解说员的带领和讲解下,指战员们在第一展厅认真聆听了宋学义烈士的英勇事迹,通过历史图片、革命文物、音像资料,了解了发生在宋学义烈士身上感人至深的红色记忆,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崛起而走过的艰难历程。

在第二展厅,指战员们重温了革命烈士艰苦卓绝、光辉灿烂的奋斗史,使指战员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性的洗礼,进一步增强了指战员们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感受到作为党领导下的消防救援队伍一员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参观完展厅后,全体指战员在宋学义故居小广场党旗前整齐列队,面向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每一句话都是那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每一句誓言都是在提醒我们要牢记自己的承诺,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使命与职责。

沁阳市消防救援大队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王洪胜称,“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党史教育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和消防指战员干事创业热情,为党的百年华诞贡献沁阳消防力量!”

沁阳市消防救援大队入党积极分子、四级消防士张杰:“这次参观既是一次记忆的唤醒,更是一次触动灵魂的激励,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我,深知与一名合格党员的差距还很大我愿意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学习。”

总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通过展现五位勇士的感人事迹,向观众传递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同时也激励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勇于追求真理,坚守信仰。希望本文的狼牙山五壮士的观后感内容对你有所启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