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400字范文 > 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青海大地盛开

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青海大地盛开

时间:2022-12-03 11:22:23

相关推荐

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青海大地盛开

9月23日,青海省委省政府在西宁召开青海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动员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总结五年来青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就,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安排部署新时代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会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要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索、创新、加强和提升民族工作,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纵深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青海篇章努力奋斗。

唱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大合唱,创造各族人民幸福生活

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多林镇是一个土族、汉族、藏族、蒙古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城镇。“每年民族团结宣传月镇上都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农民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各民族群众特有的文化潜质,展示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和文化艺术,推动各民族群众在欢歌笑语中拉近距离、加深了解、加强交流、增进友谊、促进团结。”多林镇党委副书记王思锋表示,大会的召开让我们更加明确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我们要提高认识,抓住机遇,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进一步维护民族团结奠定物质基础。

大会召开后,原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李洪斌深有感触地说:“要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不仅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精髓,还需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才能使各族群众共享惠民红利,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表彰大会是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极大肯定,作为一直在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一线奋斗的一员,我深知黄南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是多么来之不易。”曾经被借调到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办公室工作了两年的泽库县干部久先加感触颇深,他说,多民族聚居是青海的基本省情,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工作的主旋律。民族团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这些年,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同心共筑发展进步的基石,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昆仑路街道盐湖社区第一时间组织辖区退休老党员传达了大会精神。“民族团结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只有讲团结才能有发展。这些年我们社区将民族团结进步作为评选文明社区、文明楼院和文明家庭的必要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社区党支部书记魏萍禄说,近年来,盐湖社区通过展板、LED屏、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手段大力宣传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举办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不断扩大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影响和范围。

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委组织部部长才明表示,玉树州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召开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在未来的工作中要更加突出保护三江源生态、提升城镇化水平、畜牧业提效升级、文化旅游跨越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依法治州、丰富精神家园、构建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等重点工作,扎扎实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玉树打造成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

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全说,作为一名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干部,如今我感受到各民族的凝聚力越来越强,王建军书记在讲话中说,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这让我们深有感触。我们也将在全县筛选和树立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新青海建设不断贡献新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中国梦青海篇章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祁延虎表示,王建军书记的讲话立足青海省省情,就全省开展民族团结工作指明了道路、点明了方向。我们要全面认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把讲话精神凝聚到实际工作当中,把民族团结政策宣传出去,让广大干部群众感受到民族团结进步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给生活带来的福祉,为新青海建设不断贡献新力量。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办专职副主任沙仁庆尚说,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决定,擘画了青海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的壮丽画卷,是做好新时代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行动指南。他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结合海西实际,积极融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工作,为全州各民族群众过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三角城镇三角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崔生秀表示:“我们将不断提高对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增进各民族之间患难与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为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郑思哲 执笔;赵睿 洪玉杰 陆广涛 丁玉梅 刘伟 公保安加 程宦宁 李兴发 参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