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400字范文 > 端午节来历简介 端午节来历简介30字左右

端午节来历简介 端午节来历简介30字左右

时间:2020-02-10 00:00:25

相关推荐

端午节来历简介 端午节来历简介30字左右

【新华时评|品一品#端午里的英雄气#】说到端午节由来,人们就会想到屈原。他的气节品格得到百姓尊崇,激励着后人。

中华民族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有的为了团聚,有的铭记别离,有的孕育新生,有的伤感年华。端午节则是纪念一种抉择,一种为了道义敢于牺牲的抉择。

从“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到“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为了大我选择牺牲小我,为了国家选择牺牲自己,千百年来,这种人生抉择被人称道。在扭转民族命运的硝烟战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前沿阵地,在与疫魔争夺每一位病人的红区病房,都镌刻着这种牺牲精神。

在建党百年华诞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我们更要铭记这种牺牲奉献精神。百年牺牲苦,沧桑举世知。中国能够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靠的是奋斗,靠的也是精气神。

过端午,不仅可以观山水、品美食、聚亲朋,更可以传承一份精神,抒发一种情怀,激越一腔壮志。对个人而言,端午假期是休息,也是提醒,提醒自己这个节日蕴藏着一种天地英雄气。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来讲述一下端午节的由来,祝大家端午节快乐。木易民间故事的视频

《民间故事》端午节的由来

木易民间故事

端午节的传说

端午节,居然有将近三十个称谓?堪称节日别名之最!端午节的由来,更是有十几种说法,每种版本都有来源和考据。而端午节少不了的粽叶就更厉害了,据我所知就有不下二十种。这些你都知道吗?

1⃣端午别称知多少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午日节,浴兰节,菖蒲节,女儿节,躲午节,当五汛,解粽节,诗人节,重午节,天中节,龙舟节,粽子节,端礼节,龙日节,五毒节,艾节,恶日节,五黄节,正阳节,地腊节,白赏节,兰汤节,上日等等。

我们简单说几个别称的由来。

1.据说,这个节日最早是出现在夏朝,刚开始的时候名字就是叫“端午”,因为按照夏历,节日被定在“午月午日”,因此又名“重午”。

2.因为在节日当天,有用兰汤沐浴的习俗,它又被称为“兰汤节”,又因为节日出现在一年365天的中间,所以后期又被叫做“天中节”。

3.端午节恰在夏至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太阳在天空位置是一年里最当中的一天,故名。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

4.上古先民在端午进行祭龙,端午节在当时其实是“龙的节日”。仲夏端午“飞龙在天”,苍龙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悬正南中天,龙气(阳气)旺盛。《易经·乾卦》爻辞中所言的“龙”,实质是对苍龙七宿一年四时运行的阐发。

5.五月,古时又称之为“恶月”,所以有的地方在端午节这一天,父母便把未满周岁的儿童,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避恶,故有“躲午节”之称。

6.在明清时期,端午节在有的地方还被称为“女儿节”。根据明代野史记载:到了五月女儿节这一天,人们会在身上系丝绦,佩戴艾和五毒灵符,出嫁的妇女要归宁省亲。

7.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2⃣十说端午节由来

一说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闻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证,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间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认为端午节实际上是一个龙的节日。

二说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逝世。据《续齐谐记》记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说是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四说认为据东汉时期蔡邕《琴操》中载,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五说认为宋代高承《事物纪源》刊文,端午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日操练水军。

六说认为梁宗懔《荆州岁时记》转述,端午是为迎“涛神”伍子胥。《后汉书》中也写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

七说认为在《道书》中载有五月初五是为祭祀先祖日。

八说是据《会稽典录》一书记载,端午是为纪念寻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说认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其时仲夏之日,万物方盛,夏至日,阴气荫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惩恶气。

十说是民间有传说,湖北沔阳沙湖曾有四位豪杰专门劫富济贫,后遭当地官兵突袭围困而于五月初五投江而亡。当地民众万分悲哀,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3⃣粽叶知多少

你发现了吗?只要叶片表面积够大,韧性要足,边缘平滑不割手,有一定的香味,无毒害副作用,都可以拿来包粽子。

常见的粽叶有芦苇叶,箬竹叶,玉米叶,荷叶等。像“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芭蕉叶可以用来包粽子,“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荷叶可以用来包粽子,箛的叶子也就是茭白的叶子也可以用来包粽子。路边随处可见的棕叶狗尾草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除此以外还有诸如美人蕉叶,柊叶,桲椤叶,一叶兰,槲叶,毛竹笋壳,露兜树叶,椰子树叶,箸叶,葡萄叶,大叶仙茅,艳山姜,砂仁叶等等。这些新鲜的叶片,自带天然的香气,会通过糯米融化在舌尖,仿佛在述说着她吹过的风,淋过的雨。

端午节,我觉得大概是植物和人类交流最多的节日。它们每一个角色都做的很好,人类懂得它们的香,认可它们的价值,信任它们的守护,而它们一年又一年的,配合我们完成各种各样的仪式。

不管是挂在门口的艾草和菖蒲,还是餐桌上飘香的粽子,亦或是届时开放的龙船花石榴花。不管是食欲的满足,还是健康的守护,亦或是精神上的慰籍,此刻都在共同传递着一句话,端午安康。[端午安康]

今天你吃的是甜粽子还是咸粽子?你吃的粽子是用什么叶子呢?@莫有悲伤 或者快来评论区告诉我吧~

#共话端午# #百味端午# #你喜欢吃甜粽还是咸粽子# #端午小长假来啦#

端午节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与“春节、中秋”,并称为中国三大民俗节日。那么,你知道端午节名字的由来,以及端午节的习俗吗?

1、关于端午名字的由来:

在古代,“端”与“初”同意,“五”与“午”又相通。故被称之为“端午”。但据史记载,端午在三大传统民俗节日中,名称叫法却是最多的。

因为端午节在农历五月份,所以,京城百姓更习惯叫它“五月节”;因为端午中“五月初五”,占两个五。所以,在唐代以前,端午又被称为“端五节”、“重五节”;因为端午是夏季中最大的节日,所以在民间,端午又被百姓们称为“夏节”。

而唐、宋时期,有兰汤沐浴的风俗,故端午又被称为“浴兰节”。

此外,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天中节、地蜡、诗人节、娃娃节、龙船节、香包节、粽包节、药王节、讨债节、谢师节……

2、关于端午的由来:

大部分人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然而,却并非如此。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关于端午的另外7种说法。

其一,端午源于“夏至”说。追溯历史,我们发现端午的饮食、服饰、禁忌当与夏、商、周的“夏至习俗”不谋而合。所以,端午有源于夏至习俗的说法。

其二,端午源于古代的(吴越)“图腾祭”。这个学说是闻一多先生考证并提出来的,曾发表在《端午考》和《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两篇重要文章中。

其三,为了驱毒、辟邪。因为五月,天气转热,蚊虫滋生,瘟疫蔓延。所以,五月曾被当成是恶月。

在《风俗通》中,曾记载“不举五月子”。意思是说,不抚养五月所生的孩子。据民间俗传,五月五日生孩子,男害父,女害母。所以,才出现了端午这个节日。

其四,为了纪念伍子胥。小时候,我们都学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而伍子胥就是辅佐吴王,打败越王勾践的吴国大夫。

越王勾践前来求和时,伍子胥竭力反对,并试图阻止,这让吴王大感不悦。《梦梁录》中说,伍子胥被抛入钱塘江,死后,化为波神,后来在当地五月初五就有驾舟迎潮,迎伍子胥的习俗。

其五,浙江绍兴一代认为端午是为了纪念曹娥。曹娥是历史上一位大孝女,在父亲溺水而死后,坚持沿江寻父数日,最后感动天地。后来,人们看到她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

其六,为了纪念苍梧太守陈临。《后汉书》中记载,陈临在苍梧做太守时,为官清廉,爱民如子,颇受当地百姓爱戴。后来,在五月五日调迁他乡,百姓们相送几十里。为了怀念陈临,就留下了端午的习俗。

其七,关于小端午的由来。相传,在山东省老黄县栖霞有户李姓人家,老来得子,本该是可喜可贺之事。可谁知,孩子生下来后,竟是一条小黑龙。

母亲当场被吓死,父亲随手操起斧头,砍掉了一条尾巴。后来,小黑龙来到东北一条大江里,与江中无恶不作的大白鳝打了起来。连战数日,分不出胜负。

无奈之下,小黑龙只能给闯关东的父老乡亲们托梦,让他们在五月初一那天,来江边助阵,等江水发黑时,往江里扔吃的东西,帮他一起打败大白鳝。

那天,人们纷纷赶到江边,看到江水发黑,就往里面扔粽子和鸡蛋给小黑龙吃。最后,小黑龙终于打败了恶兽,住进了这条大江,也就是现在的黑龙江。

3、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不同节日有不同的礼俗。老北京人从五月初一开始,就会在佛堂、祠堂拜佛、祭祖。其中,有粽子、五毒饼、玫瑰饼、糕点等。五月初一摆供,初五晚上或初六早上撤供。

在古代,人们会在端午节送“扇子”,因为端午后,天气炎热,正好用扇子,有辟邪之意;人们会选择在端午前后,进行我国历史上悠久的水上竞技活动——赛龙舟;端午节,悬艾草,插菖蒲;挂葫芦,贴葫芦花,挂香包、栓五色丝、缠五彩粽、给孩子穿“五毒背心”、“五毒鞋”、喝雄黄酒……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端午知识,希望您能喜欢,欢迎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留言。最后,衷心祝您全家欢乐,端午安康。#我在头条搞创作##春日生活打卡季##生活#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端午节民间传说,主要纪念屈原,吴国大将伍子胥,孝女曹娥。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起,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遗节假日。

端午习俗内容丰富多彩,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风俗也就存在差异,我们陕西乾县人,在这一天,太阳未升前,家家门口挂上艾叶,老人用五彩线做成花花绳,戴在孩子的脖子,胳膊,腿上,孩子早上起来戴上香包,会看到老人做的各种花馍,边上做成齿轮型,说是纪念屈原,所以馍名字叫油曲链馍。这一天家家户户吃粽子。

端午节由来有六说|老剪报选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端午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放假时间

6月3日~6月5日(星期五 至星期日)6月6日

(星期一)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

龙舟,是端午节传统的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挂艾草、菖蒲

挂艾叶菖蒲是中国民间节日习俗,在端午节以艾叶悬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 有驱魔怯鬼之神效。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主题幼儿园

各位老师、小朋友们:

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纪念我国著名的诗人、爱国主义者屈原的节日。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学会珍惜我们看似应得的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会珍惜我们的学习的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这都是我们的父辈对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扫净了自鸦片战争之后弥漫在中国人民头上的阴霾,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拼搏来的。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精选端午节国旗下讲话主题幼儿园

各位师生:

大家好!

今年的_月_日是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等形式来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哀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身体。有的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希望鱼龙虾蟹吃饱了,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有的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晕倒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为棕子。

郭沫若评价屈原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创立了“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的楚辞文体;发明了“惟草木之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香草美人传统。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绝的才情,似河流汇聚成海一般,浩瀚无垠。我国文史上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就是他集毕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xxx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作为一个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当时客观残酷的社会条件而失败了。但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却成功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是他的气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伟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莲的圣洁,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后人颂扬,激励感染了无数中华儿女前行的脚步!

屈原的伟大,不仅是他刻骨铭心的诗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灿烂的中国文学史少不了屈原。

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永远上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码字不易,欢迎各位亲们关注小编,小编将继续为您带来更优质的模板范文。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的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结果有人告诉我,屈原自己都过端午节呢。本着追根究底的原则,我把“史书”翻出来看了看,原来端午节早于春秋战国时期,嗨。

除了端午节,还有很多我们平时口口相传的故事和传说,真相却让人耳目一新。比如,歌颂爱情的故事,牛郎织女,“考古”下来却发现牛郎和织女压根就没关系,两人八杆子打不着。

诸如此类的还有,元宵节在古代就是情人节,秦朝过新年居然是在十月份……这些“冷知识”,就来自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这套书。整套书用大量的漫画人物和场景对话呈现,辅以简单易懂的旁白,让枯燥的历史活灵活现的呈现在你面前。新潮的呈现方式,趣味的语言文字,也可以让孩子喜欢历史,读懂历史。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的不同 #端午#

端午节,又被称作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五月节等,是集祭神拜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一说是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起源以纪念屈原最为广泛。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眼看祖国被侵,悲痛而泣,于五月五日抱石投于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就有了端午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

还有一说,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

诸如各种起源之说,各地也有不同的端午风俗,最常见的就是吃粽子、饮雄黄,赛龙舟、插艾叶、戴彩绳儿,还有地方 吃五毒饼、咸蛋、比武,击球,荡秋千等等。“好酒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文化影响广泛,人们会在这日道一句“安康”以祝福。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节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那么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来历,有多少人知道呢?小编通过一张图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网络中国节#、#京彩中国节#【动漫微视频|端午节,为何与龙有关?】又是一年端午至,粽叶飘香,艾草沁鼻。每逢端午,你能想到的“保留节目”一定少不了吃粽子,插艾草,赛龙舟,饮雄黄。但是追溯端午起源,你会发现端午节其实是龙的节日,为什么端午节源于“祭龙”传说?关于龙舟文化你又了解多少?【网络中国节•端午】动漫微视频|端午节,为何与龙有关?北青网

端午节的由来,为什么是说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呢?

端午被称作“毒日”,毒在哪?有多毒?老祖宗留下经验之谈:香囊戴得好,五毒不侵扰!

作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端午的来历,大多数人认可是为了纪念投江殉国的屈原,也有人说是与东汉有名的孝女曹娥相关,还有人说是为了纪念舍生忘死的伍子胥。

端午最常见的纪念方式是吃粽子、划龙舟,但端午在民间其实还有“毒日”的说法,人们普遍认为端午这天是全年身体最难受的一天。

为什么会成为难受的“毒日”呢?

《黄帝内经》讲“是五月盛阳之阴也,阳者,衰于五月”,《论衡》讲,“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父母不堪,将受其患”。

五月五这一天在民间更有“不举五月子”的说法,说这一天出生的孩子会克父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民间还延续着端午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躲避的习俗。

正如俗语讲:男生重五多不举,女生重五全家愁。

民间之所以把五月当作“毒月”,把五月五看做“恶日”,归结原因在于古人对阴阳平衡的执念。

五是阳数,是数字中阴阳平衡的一个极点,过五意味着阳盛阴衰,是阳气最重的日子,所以人们笃信物极必反,阳气过盛也会招惹污秽之物。

不仅如此,五月五“重五”这天,恰巧与历史上诸多不吉利的日子相重合。

比如说,民俗文化里有不吉利的“杨公十三忌”,其中五月初五正是第五个日子;再比如历史上有名的不务正业的宋徽宗,同样在这天出生。这么多历史巧合,更让老百姓确信五月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

农历五月一般就到了最热的一段时间,除了人体感觉上的不适,各种毒虫鼠蚁这时也格外活跃,所以毒日在如今,也代表了那些为祸人间的毒虫,代表了暑气入侵身体所带来的疾病。

除了众所周知的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来破除“毒日”呢?

“吃五黄解五毒”——什么是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

什么是五毒?“蛇、蝎、蟾蜍、蜈蚣和壁虎”。

在《新白娘子传奇》中白娘子误饮雄黄酒而显出真身,当然这“五黄”可没有让妖怪原形毕露的能耐。因为农历五月酷热难耐,人的身体是最虚弱的,这时候多吃一些药用价值高的食物,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比如说黄鳝在端午前后营养价值最高,有“黄鳝赛人参”的说法,黄鱼能预防癌症,黄瓜可以解暑气,咸蛋黄富有营养,而雄黄酒则是有祛毒的功效。

不过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雄黄酒虽然能祛毒,但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毒性,饮用不当就会反伤自身,于是饮雄黄酒的习俗就逐渐被人所抛弃,但是佩戴香囊,门前挂艾草这样的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

民间还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大概是与端午节同时产生,香囊的历史也是尤其悠久,古人以丝绸、丝布包裹朱砂、雄黄、香药,清香四溢,上面再绣上各种吉祥的绣饰,俨然成了古人最喜爱的贴身物件。

香囊送给长辈祈盼病害远离,送给孩子希望健康成长,中草药包随身携带,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衣冠疗法”。

而女孩送给男孩香囊则寓意一片冰心倾慕你,“寄君作香囊,长得系肘腋”,它也成了男男女女互诉爱情的一种特殊表达。

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着相当多的过节形式,各地更有着不同的风俗,但香囊一定是不错的选择。

端午节的由来,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屈原自己也过端午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