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400字范文 > 中秋节的来历50字左右 中秋节的来历50字左右作文

中秋节的来历50字左右 中秋节的来历50字左右作文

时间:2018-09-25 18:31:57

相关推荐

中秋节的来历50字左右 中秋节的来历50字左右作文

中秋节习俗知多少?

今天是中秋节,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吗?

1.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有悠久历史。“中秋”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8月15日。因为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汉辞网认为,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

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相传,远古时期,后羿射日立功西王母赏赐仙药。八月十五后羿带众人打猎,其弟子西蒙前去其家盗药,后羿妻子嫦娥为保护仙药,遂将其吞下。吃下仙药的嫦娥,不受控制的飞上天去,迟来的后羿只见到将要消失的嫦娥。后认为纪念善良的嫦娥,遂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意为:全家团圆的日子。希望有一天后羿与嫦娥可以团圆。

佛教中传八月十五是月光菩萨圣诞,于中秋赏月之夜,礼拜的是“月光遍照菩萨”,又称月光菩萨、月净菩萨、月光遍照菩萨等名,与日光菩萨同为药师如来之胁侍。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静定,映现明澈清辉,容摄大千芸芸众生,使免于受贪、瞋、痴、三毒逼恼。

3.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各地都有自己的习俗。但中秋节的习俗共同之处不外乎:祭月、赏月、观花灯、吃月饼、携妻(夫)带儿(女)回家看父母。除此之外,各地还有:民间拜月、兔儿爷、中秋宴俗、舞火龙、燃宝塔灯、偷菜求郎、窃瓜祈子、中秋博饼、供月、乞月照月爬月、走月亮走三桥、煮长面等等。

【中秋节玩兔儿爷】清代宫廷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中秋节燃灯】古人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在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为兴盛,特别是广东地区,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出果品、鸟兽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节煮长面】煮长面时,锅里面放的是水,锅的外面是火,中间是铁锅,而锅里下的面条是从土里长出来的,可以看作土,锅底烧的麦秸又是木,整个煮面的过程是金木水火土俱全,需要它们的配合,缺一不可。中秋节煮长面吃饱含人们祈福延寿的美好愿望。

【供月】 郭文斌老师在《农历》中介绍了供月的情况,供月时有这样一段话,“日月无声,昼夜放光。天地不语,万物生长。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君子盛德,耕耘无声。谨具牺牲,顶香奉献。聊表寸心,伏请尚飨。”这段话让人感觉是对天地、对日月表现出的最大的感恩和恭敬。

希望我们在过节赏月、吃月饼时,不要忘记看望陪伴父母;当一家人团聚享受亲情快乐的时候,心中怀有这样一份恭敬和感恩。

【#作者就书里称中秋节是洋节致歉#:已和出版社沟通,会进行删改】近日,一本题为#古代人的日常生活#的书籍,有章节介绍到中秋节和月饼的起源,宣称中秋节是“洋节”,起源于韩国,被指违背历史常识,引发众多网友不满。

12日下午,该书作者@讲历史的王老师 发文致歉。

其表示,自己的表述过于武断、片面,用词也不严谨,特别是“洋节”一词,只追求热点词汇,却造成了歧义。已和出版社沟通,第一时间在本书的电子版本中将相关章节删除,纸质书也会在一个月内进行全书审查删改。

以下为道歉全文:

近日,本人于出版的《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一书中的《中秋节与月饼的起源》一文,引发了读者的批评指正,特在此致歉。

本人虽然以为中秋节受到了新罗的影响,但始终认为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绝非源自韩国。之所以产生歧义,给读者造成误解,是因为本人在参考北宋人庞元英所著《文昌杂录》、载于《文史哲》11月期的论文《中秋节源自新罗考》、载于《文史知识》(1996年)的阅读理解题,以及日本来唐僧人圆仁所著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这些资料时,没能全面介绍、辨析各种观点,表述过于武断、片面。在用词上也不严谨,特别是“洋节”一词,只追求热点词汇,却造成了歧义。

对于大家的批评,我虚心接受,深刻反思,并表示诚恳的歉意。本人已和出版社沟通,第一时间在本书的电子版本中,将该文删除。纸质书也会在一个月内进行全书审查删改。

本人写作出书,本意是想多介绍中国古人的日常生活,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出微薄之力,却不想因学识不足出现不当表述。今后,我会提升自己,做完整与准确的表述。更会注意弘扬传统文化,捍卫文化自信。

最后,再次对书中的问题表达诚恳的歉意!

#中秋节#

为什么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叫中秋节?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是最引人入胜的月宫之谜。嫦娥奔月的故事有着不同的文本。早期的记载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是说后羿从西王母处要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了仙,却被罚变成丑陋的蟾蜍在月宫捣不死之药。

后来这个故事逐渐演化出许多优美婉转的新情节,如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射手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一气射下九个太阳,人们因此得以安居乐业。不料,被射落的九个太阳却都是天帝之子!天帝自然非常恼怒,于是将后羿和妻子嫦娥贬入凡间。西王母同情后羿的遭遇,就把长生不老药送给他。后来心术不正的逢蒙趁后羿率众外出狩猎之机,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当机立断将药一口吞下。随后,嫦娥就轻飘飘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家后思念妻子,就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妻子。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有些地方传说中秋节就是这样形成的。

各地比较有意思的中秋习俗:

北京:

果子节——中秋正逢诸果成熟上市,是个果子秋,有的老北京人直接称它是“果子节”。

福建:

——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

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

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俗。

南京:

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

江苏省:

——无锡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

江西省:

——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

四川省:

——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

山东省:

——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

山西省:

——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

河北省:

——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

陕西省:

——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

以上是我搜集的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资料,欢迎点赞评论,还有哪些习俗欢迎补充!

小朋友收到中秋礼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