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400字范文 > 环境对于思维建构的影响

环境对于思维建构的影响

时间:2023-12-14 09:25:25

相关推荐

环境对于思维建构的影响

人是社会动物,也就暗示了人的心理离不开社会。从家庭到单位,这种环境影响时刻不断且无形施加,意识到这一点,才不会自以为是也避免妄自菲薄,明白我们心理思维建构在与环境互动中,这才是自知之明。

一个不喜欢喝酒的人,参加应酬会尽量少喝或者不喝,然而好久不见的同学来了,一定会喝个痛痛快快,哪怕昏天黑地也可以。这是不同环境对于人的行为影响,行为后面则是思维建构起来的不同意义,应酬时候能不喝就不喝确保身体舒服第一,好友相见则能喝多少喝多少不喝足不以表达舒畅心情。

这里的影响因素包括认知、行为、环境三方面,这其实就是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交互理论”,也体现着社会建构理论的思想。好比为什么适龄儿童要进入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是个学习的环境,同龄人在一起可以促进学习的行为和认知。

当我们说认知和行为时候,我们说的是什么呢,可以认为就是思维和行为,概括说就是心理活动。因此心理和环境交互影响导致了我们实实在在的外在行为表现,我们要考察正是这个环境对心理的影响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学公式,B=F(P,E),即行为是个体以及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看似人们行为来自心理思维认知,其实同时受到环境因素的深刻影响。这是被无数心理学实验以及我们个人体验所验证的,例如津巴多教授进行的斯坦福监狱模拟实验,证明了环境可以使人变得不可思议邪恶或者放弃抗争无条件服从,换句时髦话说人性是不能被考验的。就老百姓的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就是说的环境作用。有个小故事,一个女子爱上了男子,后来得知这男子是假冒的富人,其实是穷光蛋一个,这个女孩会说“我最恨欺骗的人”而后拜拜,假如这个男子是个冒充穷光蛋的富翁呢,这个女孩会说“我爱的是这个人而不是钱财”。

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证实环境重要作用,比如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效应。进行熟练活动时候,在群体活动中会提高效率,然而难度较大活动中,人越多降低越是效率。还有旁观者效应,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假设只有自己在场,帮助可能性很大,一旦围观者众多,也就分散了各自助人责任,变得难以出手相助。

弗洛伊德说一个人看似被意识所驱动,是自我自由主动的结果,其实远远不是这样的,因为真实驱动力来自潜意识的情欲本能,这无疑打破了人们普遍的自恋,让自以为是变成自我狂妄。这虽然只是理论,可是没有人不承认欲望的存在,做一件事情时候,我们说出来的是目的,说不出来的是动机。任何冠冕堂皇的语言口号背后,掩盖不住的是我们的深层焦虑和情欲。

与此类似,考察态度和行为关系可以看出环境的影响作用。态度由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组成,一般来说三者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的话则是情绪主导,问题是很多情况下看似人们态度很明确,然而实际行动使人大跌眼镜,远远不是表态的那样。比如西方大选投票,一个人态度上的支持和实际投票支持会有不同。当我们参加某个调查活动时候,是否匿名会直接影响我们给出的答案。计划不如变化快,说的也是形势逼人,环境影响我们的实际行为选择。

人是社会动物,也就暗示了人的心理离不开社会。从家庭到单位,这种环境影响时刻不断且无形施加,意识到这一点,才不会自以为是也避免妄自菲薄,明白我们心理思维建构在环境互动中,这才是自知之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