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400字范文 > 03|物理之美:杨振宁眼中的物理与世界

03|物理之美:杨振宁眼中的物理与世界

时间:2018-08-01 08:10:12

相关推荐

03|物理之美:杨振宁眼中的物理与世界

杨振宁最常说的两个词,一个是“品味”,一个就是“物理之美”。上节我们重点讲了杨振宁的学术品味,这节课我们讲讲物理之美。

美,本来就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再加上“物理”就更难理解了。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是杨振宁所说的“物理之美”。

理解了它,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杨振宁关注的研究课题,最开始基本都不是那个年代物理学的热门,随着时间推移影响却越来越大。

而更重要的是,你会知道“现实世界是数学结构的”。这是一个主导人类世界观的重要理念。听懂了这节课,对构建一个坚实的世界观大有帮助。

音乐之美、数学之美和物理之美

审美偏好,指的是对一类事物的某些属性超过对其他属性的喜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偏好。

一个音乐家只需要听几小节,就能辨认出那是莫扎特,还是舒伯特,或者贝多芬的音乐。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偏好,创作的曲子都有独有的属性。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数学家身上。他们看过几行推导就能分辨出这是柯西的工作,还是高斯的工作,或者是拉格朗日的工作。

但和音乐相比,数学工作受到的约束要多得多。因为音乐创作可以随心所欲,而数学推导必须要保证逻辑正确。

相比之下,物理学家的工作要体现出独特的属性,受到的约束就更多了。因为它不只逻辑上不能出错,还必须和真实世界相吻合。受到的约束一多,审美就被淡化了,以至于我们总觉得物理和美没什么关系。

但实际上,物理学家之间,也是可以嗅出对方工作的独特属性的。

什么样的物理工作是美的?

在近代物理学中,有两位大科学家是以不喜欢看别人的论文着称的,一个是费曼,另一个就是杨振宁。他们的理由类似,认为绝大部分流行的理论不美。

比如说,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了一种把宇宙看作是11维的“超弦理论”,可能你也听说过。直到现在还是热门,但杨振宁就认为它不美。因为虽然它的数学推导没有错,科学家们也研究了40多年,但迄今为止没有一篇论文真正和实验有关。一句话,它是一栋空中楼阁。

杨振宁认为,美的物理应该从一个实际的现象出发,然后引出一个新的数学框架,在这个数学框架下计算出更多结果。这些步骤属于预测,那预测到底对不对呢?去做实验。如果实验和预测结果高度吻合,这类物理工作才是美妙的。

也就是说,物理工作要获得实验验证,而不能只停留在美妙的数学推导中。

而在杨振宁年轻的时代,物理界流行的做法不是这样的。当时科学家们热衷于发现新的粒子。最早是通过宇宙射线获取高能粒子,经费充足了以后,新粒子就主要通过加速器获得。

建造加速器是一项工程量巨大、成本极高的事情。很多粒子物理学家大部分的研究生涯,甚至就花在了建造实验设备上。画图纸时加入,建成的时候人都快退休了。

退一步说,就算设备正常工作了,实验顺利进行了,之后的工作也主要是如何提高粒子速度,如何测量新粒子的质量、寿命、带电性、自旋之类的参数。夸张地说,这些工作有点像200年前的博物学——带着行李去世界各地搜寻新物种,并给它们画素描。但这样的工作,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如果按照杨振宁对物理工作的审美标准,他必然要问:“这类工作的数学框架是什么呢?”其实是没有的。

这就是问题所在。因为我们不知道未知的粒子还有多少,当前找全了没有。就算很幸运,利用数学技巧从实验结果中拼凑出一些公式,意义也不大。因为今后新粒子出来,不符合这个规律怎么办?所以在杨振宁看来,这就是典型的不美的物理工作。

从超弦理论和高能加速器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有两个方向的物理学研究工作在杨振宁看来是不美的:

第一种是只依赖于数学体系,严重缺少实验证据;

另一种是完全抛弃数学框架,一味做大量实验。

而从这两点,我们更能看出一个重点——数学和物理的关系,决定了物理工作美不美。

杨振宁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审美标准,和他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有关。因为西南联大经常被日军轰炸,所以哪怕是研究生,在学校也没有条件做实验。所以客观上,杨振宁想追当时的研究热点搞实验也没条件,自然他就在纯理论上看得比较多。

这个艰苦条件帮他把泡沫滤掉了,让他可以静下心学习各种理论的来龙去脉,对物理学产生了足够丰富的全局上的了解,也就产生了稳定的审美。

数学和物理的关系

数学是物理学最重要的工具,它们之间关系的变化决定了物理学对人类思想的影响。

如果梳理一下,我们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说起——

那时候的哲学思想有很多流派,有的认为万物由四元素组成,有的认为万物由数和几何构成,还有的认为世界是在龟背上被驮着走的。拿到今天看,这些结论从证据的角度上说是同样弱的。不过放在2000年前,它们都是很先进的思考。

其中认为“万物皆数”的那一流派,会把测量的数字和现实结合,来证明它的正确性。这是数学和物理最早的结合。把测到的数字加减乘除,运用到解释现实世界上来,物理学就这样出现了。而那时候其余的思想流派,还停留在用自然语言思考的阶段。这就是数学跟物理之间的关系,第一次改变。

数学和物理之间的关系第二次发生改变,是在微积分出现以后。

尤其在行星运动轨道和物体运动速度的测量上,把微积分这个数学框架引入,物理学突然变得强大无比。过去需要花几代人的时间才能勉强观测出的轨道,现在可以当场计算出来了。

随着新的数学分支的出现,数学跟物理的结合变得更多。比如数学中的概率论和统计学,被热力学拿去用了;而数学中的矩阵和算符,被量子力学拿去用了。这些数学工具,都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世界是数学结构的

除了这些现实作用,数学最大的作用就是把话说对,说准,准到极限。

这里我们有个关于“什么是连续”这个问题的例子。“连续”这个概念,就是因为数学的进化而不断精确的。

如果让你用自己能想到的最准确的方式描述“连续”,你会怎么说呢?

在不使用数学的情况下,只能用自然语言,比如就可以这么说,“前后两个值都挨着就是连续”,或者“变化是光滑的就是连续”。但你怎么定义“挨着”和“光滑”呢?所以自然语言谈不上准确,随便聊聊还行,不适合讨论重大问题。

数学上对 “连续” 的定义,最初是柯西(Augustin Cauchy)给出的。下面这张图片,就是它的数学表达式。

这个表达式说的是:

如果x是自变量,y是跟随x变化的因变量,假如在x0处发生了一个极其微小的改变,小到无限趋近于零,但它依然会导致y也跟着产生一个极其微小的,小到无限趋近于零的改变。那么在刚刚x0这个点,这条曲线就是连续的。如果不只在x0点上是这样,x等于多少都这样,就可以说这个函数整个都是连续的。

这种表达,比最早我们用自然语言描述连续精准多了。但还是存在问题,比如“无限趋近于零”这个说法,细究起来还是模糊的。

想更精确地描述连续,该怎么办呢?需要从集合的概念出发。它是这样说的——

如果集合Y的任意开区间的逆像,都是X集合的开区间之并,那么X→Y的映射是连续的。

理解这句话需要铺垫很多知识,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逻辑,理解它为什么更精确。

我们每个词每个词地去看,这句话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集合”“开区间”“逆像”“并”“映射”这些数学名词,都是定义好的,不存在任何模糊;其余的词都是什么呢?“如果”“那么”“是”,它们也都有严格定义,也不存在模糊。于是两部分合起来,就完全不存在模糊。所以用集合描述“连续”这个概念,就比以往都更精准。

以集合为基础搭建起来的数学有很多分支,比如微分几何、拓扑、纤维丛,它们作为理论框架被引入物理学中,让物理学家们发现了新的规律。

在描述现实世界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其他的解释比它们更吻合人们的观测。

所以如果要问“世界是什么样的呢”,谦虚地说就是,世界就是那些理论描述的样子。因为从证据上看,我们尚未找到不符合这些理论描述的现实世界。

既然物理规律是从数学框架中推导出来的,我们又承认世界就是这些物理规律描述的样子。那么就等于承认——世界是数学结构的。

认识到这一步,一个人牢固的世界观就建立起来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