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400字范文 > 垃圾分类重在源头减量

垃圾分类重在源头减量

时间:2022-02-26 23:12:48

相关推荐

垃圾分类重在源头减量

垃圾分类重在源头减量

草家

前言

1

垃圾分类,上海开了先河,北京、天津、重庆等40多个城市也摩拳擦掌,积极研究办法,政策法规呼之欲出,可我仍然担心“舆情热于实情”,大轰大嗡之后,会不会一切又回到常态。

记得当初为了遏制白色污染,超市不再提供塑料袋。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超市的塑料袋并没减少,只是由“免费”变成了“有偿”。为了“方便”,谁在乎那几毛钱?唯家庭主妇、退休老人不愿花那几毛钱,自己要么拎布袋,要么推着购物车,只有他们响应政府号召最积极(包括节电节水,绝对自觉行动)。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细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章用了整个章节提出要“促进源头减量”。这说明,源头减量是垃圾分类的重中之重,源头减量做好了,后面的分类投放等工作也就迎刃而解了。

但是,源头减量怎么减,《条例》共有六条表述:首当其冲的是:“建立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各类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工作机制。”

生产环节:“优先选择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材料和设计方案,生产废弃物产生量少、可循环利用的产品。”“企业对产品的包装应当合理,包装的材质、结构和成本应当与内装产品相适应,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条例》对流通环节也有很多严格规定,笔者暂且按下不表,重点说说消费环节。

回到刚才说的超市塑料袋,塑料袋为何屡禁不绝,是因为有市场,有市场就有消费,有消费就有生产。记得最开始“禁塑令”也曾被誉为“史上最严”的规定,可没贯彻几天,白色污染依然如故,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1

最近看到微信朋友圈一则消息,说《上海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其实不应只是上海,而是全中国乃至全人类),是因为白色污染已危及地球安全、危及人类生存,看完之后才觉得,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消息称:北极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岛成了塑料垃圾之海,在短短十年内塑料垃圾几乎增长了20倍,瘦骨嶙峋的北极熊成群结队在白色垃圾中寻找食物;去年夏天,在东南亚某国的海滩上,一头鲸鱼死去,工作人员解剖尸体,发现鲸鱼的肚子里有80多个塑料袋,重达8公斤;据联合国环境署估计,每年有超过640万吨垃圾进入海洋,占比最大的是食品包装和塑料袋。

记得以前曾看过报道,旅游热门地巴厘岛,一次暴风雨后,吹到沙滩上的塑料袋,呈白雪皑皑般冬日景观;再说近点,有一年我去新疆自驾,马路边的农田白花花一片,还以为是棉花丰收,停下车一看,原来是塑料薄膜。聪明的农民翻地时不让塑料埋在地下破坏土地,全部露在地面也懒得捡走。

塑料袋不可降解,所以飘洋过海,无处不在。源头减量首先应消灭白色污染。上游不生产塑料袋,超市、餐馆及农贸市场不提供塑料袋(花钱买也不行,压根就没有),全国一声令下,全面执行,不仅垃圾少了很多,还迫使人们改变过去的生活习惯,适当牺牲一点小“方便”,为人类生存带来更大“方便”。前几年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采访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曾发现一种“吃垃圾的机器”,放在小区,将生活垃圾处理后变成颗粒状的肥料,用于小区浇花种树;最近,市场上还有一种垃圾粉碎机,安装在洗菜盆下边,将厨卫垃圾粉碎后直接放水排入下水道,类似这些垃圾处理技术和产品是该粉墨登场的时候了。对这种垃圾处理技术与产品,国家应大力推广并扶持生产(甚至可以像新能源汽车一样予以补贴,生产者适当免税,使用者给补贴)。

源头减量需要动真格,见真钢,消灭了白色污染,其它垃圾就相对好处理,“垃圾分类”操作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