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400字范文 > 寻常巷陌不寻常——民国老宅蔡庆善堂民居散记

寻常巷陌不寻常——民国老宅蔡庆善堂民居散记

时间:2024-01-29 18:32:00

相关推荐

寻常巷陌不寻常——民国老宅蔡庆善堂民居散记

兰溪市区中山路商铺鳞次栉比,在42号和48号店铺之间却留着一个过道。从这里进去,就是中山路46号住宅区。在眼前林立的高楼中,坐拥着一处民国时期的老宅。

正面望去,这是一幢两层的小洋楼。四根对称的方形罗马柱从屋檐笔直落到地上,线条刚劲简洁。明亮大气的玻璃门窗和小巧敦实的水泥阳台镶嵌其间。门窗的木料都是上等的美国红松,水泥和地面鲜艳的水磨石颜料则来自德国。楼内却保存着中式的天井,侧壁也是粉墙黛瓦的徽派风格。近代中西方文化的对话与融合,在这座素有“小上海”之称的江南小城,凝固在这同一幢建筑上,成为民国兰溪时代的象征。

它的构思如此大胆,个性如此张扬,风格迥异于这座城市其他任何一幢建筑,它的主人和设计者是谁,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呢?

洋楼北边的墙脚,树立着一块市级文保单位的石碑,上面刻着这片房子的名字叫“蔡氏民居”。在它的东边,一块镶嵌在墙内的红岩石上楷书阴刻着这样一行字:“蔡善庆堂墙界”。

这支蔡氏于明朝天启年间从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今福建省漳州市)东门外迁至兰溪城北迎春巷。始迁祖讳世贞(1605-1663),字三益,号更新,相传为南宋朱熹弟子蔡元定的裔孙。世贞二十岁时,父亲德元过世,孤儿寡母一路沿江北上投奔兰溪的亲戚胡氏,后来娶了本地大族永昌赵氏的女儿为妻,生下四个儿子。到了孙辈,蔡氏已经风生水起。第四孙蔡希忠入太医院供职。第七孙希猷(1687-1760),字继芳,号实斋,家境殷实,好行善举,全县闻名,人称长者,育有二子二女,长女嫁于本县着名诗人江伯容(1580-1647)五世孙用璋江国琦。江国琦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整理刻印了江伯容编纂的《兰皋风雅》,是兰溪现存最早的一部本地诗歌总集。

希猷长子联景(1723-1800),字瑞卿,号芝岩,本县例贡生,家谱称其“克勤克俭,大创基业,一生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尤难枚举”,育有十一子三女。蔡氏已经悄然步入清初兰溪望族的行列。

乾隆五十年己巳(1785),福建进士、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蔡新(1707-1799)匆匆北上赶赴乾隆的千叟宴,途中泊舟兰溪,经同乡介绍,诚邀蔡芝岩上船相见。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论及家世,年长的蔡新敬称芝岩为宗兄。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芝岩七十大寿,蔡新作《寿序》,称“经兰(溪)者屡,与翁(芝岩)会晤者亦屡”。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已经加封太子太师的蔡新告老还乡路过兰溪,发现芝岩已经须发尽白,但依然精神矍铄。潺潺的兰江上,千樯林立,悄无声息,只有一轮明月沉浸在如丝的微澜里……两个迟暮的老人再次把盏夜话,促席长谈到拂晓。次日,翻阅了芝岩送来的蔡氏宗谱后,蔡新欣然答应撰写谱序。序中蔡新预言兰溪蔡氏“其后之必大”,并以《周易》的名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相赠。后来,芝岩的玄孙肇炎(1840-1879)所创的分支堂号就是“蔡善庆堂”。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兰溪不幸处于双方战争的旋涡中心,饱受蹂躏,遇难百姓的鲜血曾经染红了兰溪至桐庐的江面。肇炎被迫举家前往江苏如皋避难。这一走,却给这一家子带来了意外的生财之道。原来他们所寄居的房子紧挨着一家腌制火腿的晒场。场子的老板又恰好是兰溪同乡。一来二去熟络了之后,肇炎的妻子阮氏抽空就去场子里扫地、烧茶,帮忙腌腿,没过多久也就摸透了这其中的门道。

金华火腿唐代已经闻名于世。开元年间四明人(今宁波)陈藏器所着的《本草拾遗》中记载:“火腿,产金华者佳。”兰溪则流传着一句古话:“金华火腿兰溪出。”(《兰溪工业志》)县志也记载,明代兰溪火腿(火肉)已经列为贡品。机缘巧合,一直在兰溪打拼的蔡氏,反而在战乱的外乡与火腿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原籍后,肇炎便在县前街(今中山路)祖传的三间金纸店小试身手。金纸因颜色金黄而得名,可用来祭祀,也用来包熟食和婚礼上取火。批发来的整刀金纸太大,需要四开切断然后戳上“蔡源发”的红印才能上市,所以金纸店的后门连着一个80平方米左右的金纸厅,兼作仓库和加工场。厅外是朝南厅、小三间和对合等住宅,再外面就是院子,可作晒场。场地是现成的,只需添置些腌缸、竹箅、钩架之类的工具。蔡氏本是儒商世家,又请了精明能干的徽州人和技艺精湛的义乌人做帮手,顺顺当当地做起了火腿生意。

在肇炎、其子元瑞(1862-1919)、其孙锡龄(1886-1943)和锡畴(1887-1957)三代人接力棒式的辛苦经营下,蔡源发火腿声名远播,在北门外增设了塘湾巷加工场,产品经上海畅销东南亚。“蔡源发”这块金纸店招牌,包含着“源远流长发扬光大”的美好寓意,此时终于熠熠生辉,一跃成为兰溪火腿行业的金字招牌。除了生意伙伴上海万有全的照顾外,蔡源发也有自己的独门秘技。相传有一年夏天,蔡源发装了满满一舱火腿运往徽州,途经桐庐遇到了战事。为暂避风头,竹篓箬叶包装的火腿只好在密封的船舱里闷了整整一个月。蔡家人心想这趟生意耽搁了那么久,既误了期约,火腿也可能全变质了,免不了蚀本要蚀到手背了。但令蔡家人不解的是,这批火腿到了那边后出人意料地火爆。徽州商人来信指定要同样品质的火腿。蔡家人静下心来仔细一琢磨,就研制出了一道蔡源发火腿独有的工艺——“叠腿床”——制好的火腿都要码在密封的阁楼里再发酵一些日子。

发达了的蔡源发,开始收购城内各色抛售的房产。元瑞与亲家柳子敬(1861-1953)还合办了源亨钱庄,资本与声望与日俱隆。柳家是兰溪古老的名门望族,历史可一直上溯到南宋末年担任兰溪县尉的柳叙,西门外今中洲公园当年还是他的私家花园呢!子敬酷爱书法,翻修房子扒下来的石灰片子都用竹筐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留着练字。子敬的女儿爱琴嫁于锡畴,两家自此结亲。儿子柳萃藩(1892-1974),字屏山,书法成就更高,当时兰溪城内大多数店号招牌和宅第匾额均出自其手。他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醉心于诗词、金石、书画、音乐,对建筑也有研究。1933年,实力雄厚的蔡氏家族计划重新装修店面,同时拆了院子东边的老旧披屋建造新房。他们想到了柳屏山。他既是姻亲、挚友,又是全城难得的建筑设计行家,自然成了蔡家的座上宾。锡龄热衷西式建筑,锡畴偏爱中式风格,综合了两人的意见后,柳屏山设计出了一套前洋后中、中西合璧的方案,得到蔡源发家人一致的认可和赞赏。

1934年,惊艳全城的蔡庆善堂民居落成。远近来看稀奇的人络绎不绝,据说县银行还派人上门来观摩过。在大门正对面的花园内,柳屏山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座鲜花环绕的彩色水磨石桥台,那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了!不久,在这幢倾注了他无限才情的房子里,蔡柳再结秦晋之好,他的长女吟香嫁给了锡龄的第三子启东。

这片宅院还长期住过三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锡龄最小的堂叔蔡源及其夫人和女儿。蔡源(1885-1947),字根元,是肇炎亲弟弟肇康第五子,毕业于晚清浙江武备学堂,参加过北伐战争,追随民国要员、爱国人士陈仪,担任过兰溪厘金税务局局长、金华县县长、厦门市税务局局长等职,定居杭州。蔡源虽然在城隍庙边后杨路也有自己的住处,回到兰溪却更喜欢住在蔡源发。

1937年12月,日寇占领杭州,兰溪也不再太平,敌机不时会来骚扰。蔡家无奈在洋楼西侧空地人工挖出一个水泥浇筑的防空洞,可容纳二十多人。1939年下半年,防空洞发挥了作用。一颗炸弹恰好落在洞北七步外的王益丰家,顿时他家一片废墟,蔡家老小躲在洞内有惊无险。事后王家将这片废基转给了蔡氏,1941年蔡家在上面建起了新屋,可直达青龙巷。还没等入住,次年3月蔡源发就关闭店铺,遣散员工,分头下乡避难去了。锡龄房头去了樟林,锡畴房头去了双牌。5月,兰城沦陷,蔡源发所处的地块被划为警戒区,东至和平路,南至西门码头,西至城墙,北至青龙巷,各个路口都拉上了铁丝网。这股日寇的头目就蹲守在蔡源发的洋楼内,当时站在洋楼顶的晒台上可以俯瞰全城。1943年雨季,警戒区内无故起火,蔡源发的店面屋、金纸厅、朝南厅、对合也被焚毁,日寇为此全城大肆搜捕。大约一个月后这股日寇合并到南门外的军营,警戒区随之撤销。邻居们陆续回城,但蔡氏依旧有家不能回。洋楼被汉奸郑某霸为己有,期间还在花园里搭起戏台,请了戏子,给自己办了一场人模狗样的婚礼。1947年蔡氏重建店铺,在战争的废墟底下沉睡了四年之久的阳刻描金青石招牌“蔡源发栈”,才被重新被高高地挂起。

1950年蔡源发改行经营日用品肥皂,取名“五和肥皂厂”,只留一间店面继续销售库存的火腿。做肥皂的作坊就在洋楼东南墙外弄堂的福源庙。《兰溪城关镇志》记载,“福源巷,西起中山路,东通和平路,巷内有福源太祖庙,故名。”今天,福源庙已经拆除,并入蔡氏花园,庙内的水井依然保存完好。在井圈上刻着一段铭文:“福源泉,皇清康熙二十年岁次辛酉(1681)仲秋吉旦,信士唐宇震重砌,为保孙男敏学福寿骈臻、吉祥如意。”唐宇震,字艮先,是唐骧的二叔。唐骧(1645-1706),字骏修,号圯庵,与黎洲黄宗羲(1610-1695)、西河毛奇龄(1623-1716)相师友,康熙壬戌(1682)进士,授明威将军,曾收购明末兰溪着名学者胡应麟位于思亲桥畔的二酉山房(今新世纪南大门东侧),改名古梿书屋,延请东阳学者鹤潭王崇炳(1653-1739)与兄唐彪(1640-1713)讲学其中。在这间书屋,王氏会同唐氏诸贤采撷胡氏、唐氏两家藏书,辅以他自己历年所辑的本地佚文,编定了金华文献史上的经典名着《金华文略》。唐骧的三个儿子存素唐正位、思诚唐正学、文度唐正身都参与了校定,并根据他的遗命由他们于康熙四十八年乙丑(1709)刻本印刷,史称“金华文献赖以不堕”。

康熙雍正年间,这支唐氏在兰溪威望极高,不仅人才辈出,着述丰富,而且酷爱藏书,在庆成桥南唐氏宗祠附近(今兰溪饭店后面)建有万卷楼。唐彪死后,曾有人梦见他身着官服坐在朝堂之上,满面愁容。乡人问他为什么啊,他说:“烦请你告诉我家里一声,要小心看护留下的图书。”接着又自顾自地叹息道:“哎,天数也!不可逃!”果然,不久唐家失火,万卷藏书皆为灰烬,至今胡应麟藏书不知所踪。福源太祖庙距胡应麟二酉山房仅百米,俗称本保殿。古代五户为一保,五十户为一大保,唐宇震在此许愿重砌庙井,见证了唐氏与二酉山房的渊源,蔡氏花园内的这口老井成了这场名家间藏书流转仅存的实物凭证。

1956年进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蔡源发正式退出历史舞台。1998年城市改造,蔡庆善堂民居由政府收购,中式北面房间被拆除,南面洋楼保存至今,成为兰溪市房地产管理处城区房管所。

寻常巷陌,旧时王谢曾住。蔡庆善堂这幢将近百年的民居见证了兰溪民族资本的辉煌,凝结着百年商号蔡源发的历史,凝聚着抗战烽火岁月的记忆。当一切都成往事,仍有这许多古迹,可以凭吊,可以瞻仰,可以期待……

图文、拓印:张绍芳

部分原始资料来源于《兰溪蔡氏宗谱》、《兰江东鲁唐氏宗谱》、蔡庆元所着《家史钩沉》以及蔡甲生、蔡熙、唐康林等族人口述,并致感谢!

兰溪市文史与文献研究会

聚英才 重文献 兴兰溪

打造兰溪文史爱好者共同的家园

欢迎关注 转载转发

恭/请/赐/稿

邮箱:1628799387@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