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400字范文 > 【河上公】关于中《道德经》河上公给的注释的一些问题1《道德经》第一章中的...

【河上公】关于中《道德经》河上公给的注释的一些问题1《道德经》第一章中的...

时间:2020-11-30 15:03:39

相关推荐

【河上公】关于中《道德经》河上公给的注释的一些问题1《道德经》第一章中的...

问题补充:

关于中《道德经》河上公给的注释的一些问题1 《道德经》 第一章中的一句话 无名,天地之始.河上公给它注的释是:无名者,谓道,道无行,故不可名也.始者,道本也.吐气布划,出于虚无,为天地之始也.那么既然河上公说道无形 ,在下面又说道本也,吐气布划.作何解,是否矛盾?2 还是第一章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河上公注的释是:两者,谓有欲,无欲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异名者,所名各异也,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也.但是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那么既然保持“有欲”就能观察世界的明显表象,那么为什么河上公还说名有欲者亡身也.是否矛盾.6232989738,但是其中的“有欲”是指实有的状态,跟欲望扯不上关系啊。保持实有的状态又怎么会身亡呢?

答案:

【答案】 两者都不矛盾,无形的道是根本,因为它可以生化万物,所以它就要有变化一切的可能,所以必须无形无相,从而加以别的规定才会定形下来.为本的东西如果是有既定形象,那么就被老子认为是有,而有生于无.

老子是在宇宙观的层面说有欲和无欲,无欲时人与自然合一,可以感受到变化的妙处.而限于有欲,纵然可以观察到表象,但是从个人修养角度来说,欲望会导致沉溺于欲望中不可自拔,忘却了自然无欲的根本,终而导致亡身,所以河上公注的针对角度是人的自身养身,老子是说人与天地自然的变化相通或相违.

楼主sorry,我的见解不一定对,我所阅读的版本注解欲乃是欲求,不知解释为“实有”从何而来,因为原文说二者同出于心,如果解释为实有出于心的话,似乎和老子哲学不符.中国哲学里面只有欲望出于心的传统,心却不是存在的根源.有疑问可以继续提问,相互切磋.

再补充一个,该段有两种断句法,一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二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观其……“因为有的学者认为帛书本”欲“字后面有”也“字,故应该第二种读法为是.仅供参考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